本报记者 邢生祥 本报通讯员 温彦博 孙成华股票投资公司
“这些旧阀门、旧管子,真的只能当垃圾?”青海油田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维修班班长王振山带着班组成员翻出积灰的废料堆,拿起一个生锈的阀门,当场拆解、清洗、更换密封圈,装回设备后,竟顺利运转。
“所有的废旧材料都是宝贝!”王振山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组织下,班组全员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围着淘汰的旧配件“打转”,给旧开关整形、对旧管子焊接刷漆、在旧钢板上打孔制作过滤器……只为让“下岗”的物件重新“上岗”,维修班自此成了修旧利废的“淘宝班”。
“修旧不是‘凑合’,是真本事!”在维修班操作间里,这句话是班员们挂在嘴边的准则。没有固定的操作手册,班组里的经验,全是在与废旧零件的反复磨合、跟设备故障的一次次较量中练出的实战硬功夫。
从修旧到利废,再从利废到创新。“我加工的这款除垢工具,能实现带压清除根管内杂质,且全程无须放空泄压。该工具带来的工时节约效益大概是0.2万元。”班员陈敏还在乌南联合站自主研制了压力表根管除垢工具。
2025年,随着“淘宝班”成效愈发显著,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顺势推动“全员算账”,将“修旧利废”的理念从维修班扩散到各个岗位,画出降本增效的“同心圆”。
“该花的花,该省的必须省!能俭不奢、能用不换、能修不买,这是我们的‘铁规矩’。”王振山说,不久前班里又成功修复3个阀门、1个电动阀执行机构,重新投入使用后,不仅省下了费用,更让员工的节约意识、创新能力再上一层楼。
如今,“金点子”“我为提质增效献一计”等活动在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内蔚然成风,小革新、小创新不断涌现股票投资公司,这也让集经验与成果于一体的“淘宝班”成为乌南联合站里修旧利废的标杆和榜样。
凯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